活塞桿是支持活塞做功的連接部件,大部分應用在油缸、氣缸運動執行部件中,是個運動頻繁、技術要求高的運動部件。以液壓油缸為例,由:缸筒、活塞桿(油缸桿)、活塞、蓋幾部分組成。下面博通液壓的小編就說下活塞桿修復的問題!
氣液增壓缸活塞桿在工作中拉傷后,若不及時處理,輕則影響產品的使用,嚴重的話則使液壓缸不能工作。那我們怎樣修復?對較輕的拉痕采取局部修磨拋光的方法修復;對較重的拉痕則采取焊補加人工修磨的方法修復。
拉痕的形成:對氣液增壓缸解體后,發現有根變幅缸活塞桿被嚴重拉傷,拉痕并排6條。造成活塞桿拉傷的主要原因是:防塵圈脆化呈塊狀脫落以后,不但失去了防塵作用,而且該處還堆積了許多灰塵與雜志,使活塞桿直接與雜質硬磨,導致活塞桿被拉傷,傷痕再刮壞缸口橡膠密封組件,造成液壓缸嚴重外漏。
修復要求:填料與母材必須結合牢固、平滑;調料必須耐用并易于手工加工;手工加工必須保證活塞桿直徑誤差小于0.06mm。經分析,決定采用的填料為J422焊條。因為,酸性焊條對鐵銹、油污及水分不敏感,不容易產生氫化孔;工藝性好,易于操作;焊縫成型美觀;材料硬度適中,易于手工加工;電弧穩定,熔深較大,與母材結合牢固。
修復工藝:
(1)先將要焊的部位清洗干凈,然后用濕泥巴將拉痕四周圍住。
(2)選用直徑2.5mm的焊條,將電焊機電流調至120A,采取直線運條法平穩施焊。
(3)部焊完之后,將泥巴與熔渣清除干凈,用粗銼沿活塞桿圓周進行進行修銼并留0.1-0.2mm的加工余量。
(4)車個外徑185mm、內徑125mm、長150mm的圓筒當靠模(活塞桿外徑125mm),沿軸線鋸開,個為粗模,另個為精模。
(5)在粗模內壁涂上層薄薄的紅印油,接著將粗模緊靠在活塞桿待修部位上沿軸線往復磨合幾次,然后用細銼將活塞桿上較重的紅印銼掉。如此反復修銼,留0.04-0.07mm的加工余量。
(6)再用320目的砂條蘸煤油配合精模將活塞桿修磨至規定尺寸。
(7)用砂布背面蘸煤油進行手工拋光。經測量,誤差僅為0.03mm。
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遇到活塞桿過熱原因我們應該這樣去處理:
1、活塞桿與填料函裝配時有偏斜,造成局部相互摩擦,應及時進行調整。
2、密封環的抱緊彈簧過緊,摩擦力大,應適當調整。
3、密封環軸向間隙過小,應按規定要求調整軸向間隙。
4、給油量不足,應適當增大油量。
5、活塞桿與密封環磨合不良,應在配研時加強磨合。
6、氣和油中混入雜質,應進行清洗并保持干凈。
活塞桿主要用于液壓氣動、工程機械、汽車制造用活塞桿,塑料機械的導柱,包裝機械、印刷機械的輥軸,紡織機械,輸送機械用的軸心,直線運動用的直線光軸。所以液壓缸的活塞桿日常維護保養真的很重要!